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后续服务和巩固提升是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贵州省铜仁市以实施“新市民·追梦桥”工程为契机,整合人财物和优势资源向安置区倾斜,聚焦联合服务,“共接一单客、同炒一桌菜”,奋力打造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综合服务品牌,引领搬迁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全面融入城市、过上美好生活。
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差、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深山区、石山区......这是贵州铜仁市的贫困标签。针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实际,铜仁市深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开展前无古人的脱贫大迁徙,打造14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搬迁29.33万贫困群众,其中跨区县搬迁12.55万人,占整个贵州省跨区县搬迁规模的54.3%。今年来,铜仁市以“新市民·追梦桥”工程为契机,坚持“党委领导、资源整合、共建共用、各记其功”的原则,推行“三转九联”工作法,统筹力量、盘活资源,聚合发力,拓展联合服务效应,奋力打造铜仁市“新市民·追梦桥”工程综合服务品牌。
聚焦群众所急、党政所需、工青妇所能,以市委市政府为主导,积极推进协调联动、定点联帮、资源联享,统筹市、县、乡三级力量和资源,全面向14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聚集,形成目标同向、工作同步、推进同力、纵横联动的工作格局。一是协调联动。成立市级“新市民·追梦桥”工程专班,由3名正县级领导干部和5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工程专班下设办公室和项目资金保障、巡回指导、督查督办等5个工作组,统筹整合市总工会、团市委、妇联、人社、教育等24个市直部门资源和职能,实现各类组织资源效益最大化。在全市12个区县对应成立县级工程专班,由区县1名联系分管工青妇工作的县级领导和安置区所在乡(镇、街道)分管领导挂点包保辖区内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明确人员具体办公,形成协调联动、多方参与、环环相扣、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工作体系。二是定点联帮。强化“以点带面、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工作法,强化示范引领、拓展示范效应,率先在全市打造15个市级示范点,由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联系15个市级示范点,每月定期到联系的安置区调研指导工作,强化对安置区落实执行重点任务、重点项目的督导,形成任务和项目清单,并按时间节点督促推进落实,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切实打造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点,形成示范效应。三是资源联享。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打造点、连好线、拓展面、全覆盖”的工作思路,由工程专班24个市直成员单位结合部门政策资源优势,整合对“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支持政策97项、项目53个、资金8.9亿,向全市126个“新市民·追梦桥”服务中心和最后一个脱贫“摘帽”的沿河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倾斜。同时,采取“1对1”模式,将全市4个条件成熟的安置区与沿河的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结成帮扶对子、取长补短,实现资源互享、信息互通、经验互鉴。
村民上楼、转工转居,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一些地方出现“空白点”,党组织、群团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受阻、党员发挥作用受限。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铜仁市采取变“散”为“合”的方式,重塑安置区组织构架,探索构建组织联建、事务联商、工作联推的工作模式,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提高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一是组织联建。按照群众搬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的原则,依托“党建+”,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切实发挥“党建带工建、妇建、团建、关建”功能。采取跨区选派、区县下派、安置点推选的方式,将政治素质好、“双带”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党员干部、能人推选进入社区“两委”队伍,同步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建设,健全完善安置区组织体系,做到应建尽建、不留空白。截止目前,全市144个安置区单独建(联合建)等方式共组建党组织115个、工青妇等群团组织126个,形成了安置区党建有引领、工作有组织、群众有方向的良好工作格局,真正让搬迁群众找到了“主心骨”。二是事务联商。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建立安置区“新市民·追梦桥”工程联席会议制度,每周由安置区党支部书记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安置区党员干部、党小组长、楼栋长、社区工会主席、妇联主席等共同参加,邀请区县委组织部、工青妇、街道(办事处)、人社、教育、医疗、公安等成员单位参与,总结交流本周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以搬迁群众需求为导向,研究部署下周工作安排,优化改进工作措施。截止目前,通过开展联席会议,研究制定了“一日五事制度”(每日一签严肃工作纪律、每日一学提高工作能力、每日一单明确工作内容、每日一户落细因户施策、每日一报巩固工作成效)、服务中心管理制度等基本运行制度,确保服务中心规范化、常态化运行。三是工作联推。构建党委主导、部门主抓、多元主体参与的“民心党建+X”社区治理模式,探索“党支部+社区管委会+楼栋长+物业公司+服务中心”“综治+社区警务+司法+”等管理服务模式,将工青妇、人民调解委员会、警务室、物业、网格包保力量等各方力量、资源纳入统一管理,构建联抓联管工作格局。建立“1+3+X”工作模式和“一核两长五员”工作机制,在安置区宣传栏、公示栏、LED显示屏等显目位置亮出安置区党员干部身份,明确安置区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社区工会主席、妇联主席、志愿服务者为直接责任人,各党小组长、楼栋长、残联、关工委等成员互联互动,搬迁群众有任何问题和困难可直接找干部反映或拨打公布的服务电话,安置区安排专人负责接听电话、做好记录并及时作出回应,切实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确保安置区工作有人推、事有人管、难有人帮。
按照“共建共用、共建共享”原则,采取服务联通、产业联营、文化联谊的方式,切实改变党组织、群团组织和公安、人社、教育等职能部门单兵作战、单边独唱模式,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互联互通、聚力合唱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激活和拓展服务中心的组织、凝聚和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发挥资源集聚效应。一是服务联通。按照“共建共用”的原则,在安置区设立“新市民·追梦桥”服务中心(大厅),将教育、卫生、人社、公安、就业、社保等部门的资源有机整合,通过部门互联、数据共享、集成服务等方式,线下把服务“打包”送进服务中心,线上开设“新市民·追梦桥”服务微信公众号,形成了“双线组团”的服务模式,进一步简化各类民生事业办理程序,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一站办理、只跑一次”的办理模式,真正提升服务中心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还采取“同炒一盘菜”的工作方式,探索推出“飞毛腿”“店小二”“爱心快递”“你呼我应”等服务套餐,按照“你的家事我来帮、你的心事我来解、你的难事我来办”的工作原则,安置区干部以串门走访、电话联络、微信沟通等形式多渠道收集搬迁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并积极主动办理切实提升搬迁群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二是产业联营。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参演”的原则,采取“企业+车间+搬迁群众”的模式,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大力引进民营企业入驻安置区,努力营造有利于“扶贫车间”发展的良好环境,做大做强带富龙头企业,大力打造、认定一批与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劳动密集型的“扶贫车间”“扶贫微工厂”,把企业流水线和生产车间建在安置区,让搬迁群众就近就业,为搬迁群众送岗上门,让搬迁群众变身产业工人、秒变“上班族”,实现家门口就业,真正做到顾家、挣钱“两不误”。同时,立足安置区实际情况,结合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加强对“扶贫车间”的日常联系和服务,进一步扩大扶贫车间生产规模,提升带贫能力,更加突出“扶贫车间”的带贫减贫功能,帮助贫困户找准贫困根子、解开思想扣子、激发致富信心。三是文化联谊。按照“文化与人一起搬”的工作思路,铜仁市在安置区开展非遗资源、民族歌舞、民族器乐、民间艺人等全面普查和梳理,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组织开展文化讲习、培训,让搬出地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整合总工会、妇联、文联、文旅等部门资源优势,自主编排“土家摆手舞”“土家健身操”“郎在对门把水挑”等舞蹈,将搬迁群众以前劳作时的一系列动作(筛米、插秧、挑水、挥锄、打糍粑等)编排成舞,进一步丰富搬迁群众精神文化,提振精气神。同时,在有条件的安置区建设“乡愁馆”,重现迁出地地理风貌、农耕文化、民族文化,展示搬迁群众的地方文化记忆,通过搬出地与安置点地理条件、配套设施、生活方式的对比,提升了广大搬群众对易搬政策的认可和拥护,让搬迁群众既记得住乡愁、又融入得了新生活。为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还利用广播电视、法制进社区、科普进楼栋、公布社区公约等活动,强化搬迁群众的文明意识、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破除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封建迷信、酗酒赌博等各种陈规陋习,引导群众形成崇尚科学、文明、节俭、诚信的良好风尚,打造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文化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