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她一直在江溪屯村4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默默耕耘着。平凡的她,却有着一般人没有的不平凡,2011年任江溪屯村支部书记,同年被推选为江口县党代表,2011年12月任铜仁市第一届人大代表。曾获得全县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张林芳,生于1976年,作为全县最年轻的女支书,她怀着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始终把服务群众、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努力,踏上了一条充满艰辛又不失快乐的创业之路。她说:“以前担任计生服务员,就被工作搅得焦头烂额,现在,更是顶着压力干,但是,不管有多苦,有多困难,我都要把工作干好,一直干下去。”
千方百计——求发展
江溪屯距官和乡人民政府20公里,距江口县城57公里,是全县地理最偏远,条件最恶劣,交通最落后的村寨,落后的交通造成了落后的经济状况, 2010年人均收入仅达2千元。古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张林芳担任江溪屯村支部书记后,立即找到了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那就是从山上做文章,她着力抓好村支两委班子队伍建设,同心协力,不断的探索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她组织村支两委干部前往铜仁大兴考察学习;组织一批党员群众妇女到浙江考察学习香菇种植技术;组织致富带头人到凯里市岩下乡考察娃娃鱼养殖项目等。在众多国家优惠政策面前,在全县产业建设大发展形势下,她想发展,想带领群众致富,可是,面对艰苦的条件和捉襟见肘的资金问题时,她觉得自己就像是那个“无米之炊”的巧妇。
干部失去了信心,群众也灰心了,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在组织考察学习的同时,她更是把不多的时间用在了群众思想建设和项目争取上。两年多来,她一方面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国发2号文件、十七、十八大报告、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发展攻坚规划等精神,帮助干部群众树立致富信心,另一方面,她不断加大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的力度,引领全村90%的妇女积极投身到产业发展中来,基本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她还争取到人饮工程18个,总投资300多万元的防洪堤工程1个,基本解决了全村人民饮水难的问题,带领群众完成“一事一议”工程3个。项目落实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江溪屯村在短短2年多的时间里旧貌换新颜,村民的脸上乐开了花。
脚踏实地——谋致富
父辈留下的经商理念被张林芳充分运用起来,为了使村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她总是自己先尝试,总结经验,赚钱了,她再向村民大力推广,并把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毫不保留的传授给村民。江溪屯村森林覆盖率达89.7%,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她意识到加工野菜出售外地应该是一条有效的致富途径。说干就干,她立即组织妇女们上山采摘蕨菜、薇菜、竹笋等野山菜,自己出钱收购,制成成品后对外出售,盈利了,她笑了,不是因为她自己赚钱而高兴,而是为帮助村民找到一条致富路高兴。她立即把野菜加工技术传授给村里的妇女,带领她们生产,帮助她们销售。到现在,很多人慕名前来江溪屯村购买蔬菜、野菜,都说这里的蔬菜最绿色,这里的野菜最放心。
2011年,县里出台有关政策,批准了一批土地开发项目,张林芳看到村里大量非耕地荒坡资源被浪费,又想到了一条致富路,她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全部投资建立了一个300余亩小型茶产业基地。对创业者来说,困难总是会存在,由于缺乏管理经验,茶苗长势很慢,眼看一场大雪就将降落在这片被她赋予殷切期望的土地上,眼看投入的资金就要血本无归,她欲哭无泪,在县妇联的大力帮助,她获得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资金8万元,这股春风点燃了她心中的希望,保住了她的茶叶基地。困难过后,她认真分析了自身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四处请教茶叶种植技术,并聘请种茶专家现场指导。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一年后,她的茶叶基地帮她还清了贷款,她还请人帮助管理茶叶基地,就地解决了10余名妇女就业问题。在她证实茶叶发展的可行性后,引进外资建立了1个千亩白茶产业基地,该基地目前已开始盈利,每年解决当地100余人就业,其中妇女80人。因成效显著,该基地2012年被市妇联授予“巾帼创业示范基地”称号。
齐头并进——奔小康
张林芳常说:“我一个人富了,我心里有愧;大家都富了,我才能睡安稳觉”。
她总是把群众的事放在第一位,她家的房屋自建好以来一直是丈夫一天天地慢慢装修,她每天不是在田间就是在地头,亲戚看不下去了,没少批评她,可她说:“我宁愿亲戚多批评我,也不要全村人批评我”。
她把自己总结出的经验全部传授给了村民,带领了一部分人走上了致富路,但是,其他人呢?她又看着这茂密的森林琢磨起来,除了树和野菜还有什么呢?对了,还有草,2011-2013年,张林芳跑畜牧局申请生态养殖项目41次,先后促成江溪屯村娃娃鱼养殖基地1个、生态羊养殖户16户、生态牛养殖户32户、生态鸡养殖场8个。结合全县干部驻村工作,在省扶贫办、市编办、县司法局等多家单位的大力帮助下,该村生态养殖业迅猛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该村养羊450头,养牛230头,养鸡12000只,养鸭360只。防洪堤、滚水坝、运动场、健身广场、图书室等基础设施齐全,全村人民基本走上了致富路,距离同步小康的目标规划越来越近。